什么是循环经济

    目前多数行业均采取”获取-制造——废弃”的线性生产模式来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,循环经济旨在重新定义增长,重点是创造积极的全社会效益。其目标是逐渐将经济活动与有限资源的消耗分离开来,利用循环模式对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次利用。

    在经济、社会和自然三大资本相互作用的背景下,循环经济是一个持续积极的发展周期,通过资源流动管理来运用和保存自然资本,在保持产品和材料使用周期的同时优化资源效用,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风险。

    蝴蝶图蝴蝶图100819

    关于循环经济的4.5个误区

    对于某些人而言,循环经济不过是把我们很熟悉的活动换了个说法,比如回收、实现零废弃、变废为宝。所有这些词汇似乎不难理解。后来人们意识到循环经济必须是要形成闭合循环,于是就开始大力推广“循环经济”这个新标签。遗憾的是,这种解读并不全面,它忽略了循环经济最强大的要素,也忽略了循环经济拥有巨大的潜力,也就是可以改变经济运行的方式。以下是几个最常见的误区,须加以避免。

    误区1:循环经济就是“升级版“回收

    第一个误区是:循环经济是一种更好的回收或废弃物管理方式。当我们过分关注企业如何才能“走向循环”的细节时,就会陷入这种误区。但坦白地说,如果我们谈论的只是材料回收,那我们还需要“循环经济”这一术语吗?

    事实上,2009年前后,“循环经济”一词再度在西方国家流行。只要对这段时期略加研究,就不难发现这个词是集合了一些之前形成的理念,主要是“从摇篮到摇篮”,生物仿生,绩效经济和自然资本主义。这些理念都是围绕如何“设计有效系统”而提出的。因此,循环经济便成为一个不太好理解的宏大概念:它关乎了解世界真正的运作方式;它是一个动态的、复杂的系统,充满了反馈、交换、建立和分解。它包括相互依存的资源储存和流通模式。在循环经济中,材料循环往复,能源顺畅流动,并可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。当然,这一体系也具有经济上的吸引力。

    误区2:循环经济是一个完美的环

    如果循环经济仅仅涉及系统,那为何称之为循环?也许有人会说,这简直是空中楼阁,太完美无瑕,甚至太天真了。不如称之为“螺旋”、“分形”和“非线性”?其实,这正是“循环”一词的直观性脱颖而出的原因。这个词表明,这不是线性经济,不是“获取-制造——废弃”,而是这种线性模式的反面。这样就更为合理,更好理解,我们是循环的一部分。笼统而言,循环经济讲的就是在生物圈和大气层中,从地壳到深海中“物质是如何形成的”。

    如果我们要对术语吹毛求疵,那么即使是线性经济,也并非完全或大部分是线性的,因为许多物质最终都会以一种混乱、污染、设计失当的方式循环回来。甚至可以说,线性经济仍具有“循环性”,只不过不是你想要的那种循环,而是每个环节都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。所以循环经济描述的是一种独特性:“循环”一词的重点是一开始就明确目的,从设计之初就确保循环过程可以丰富,滋养环境并增加价值。这样,这一过程就能够促进自然环境再生和修复,而不是导致退化和消耗。它使经济适应自然,而非自然适应经济。这样有助于经济运行得更好,并更可持续发展。

    误区3:循环经济说的就是闭环

    这种常见误区将循环经济视为一个完美的回收机器,会让人联想起闭环管道系统,就像在经济教科书中看到的收入和支出的循环流动(只不过循环经济流动的是产品,而不是收入和支出)。这种想法可以理解,但用管道来类比并不恰当。这代表了一种线性、机械的模式。它在表面上看是“循环”的,但是一旦我们放眼到整个系统,就不现实了。而我们都知道经济是存在于更广泛的系统中的。

    这种管道的类比让我们以为循环过程是严格的闭环,但在现实中,这种严格的闭环是不存在的。对循环经济概念具有重要影响的雅尼娜·拜纽什(Janine Benyus)及其他人认为正确的做法是“通过滋养森林来滋养树木”,认为循环是“具有价值,但并不是严丝合缝的”,而是“开放的”,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系统另一部分的原料。这种思维方式认为,如果系统繁荣,个体也会繁荣。要以开放的系统观来应对强大的地球界限。

    这种简单化的误区之所以盛行,其中一个原因可能要归结于它能够被实现——企业可以回收自己的一些东西,然后将材料搅碎并投入使用。

    即便按照这样的理解,循环经济能够在现有的模式下行得通,但在大多数情况下,它只是在“修”补资源问题,而整个经济仍然处于次优状态。深层次问题在于,我们只想解决一件事,并把材料和产品引入经济管道,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。如果我们只是发发善心,当然可以从这开始,探索如何实现循环性,但最关键的挑战在于闭环思维与开环思维,这是最为根本的。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的不是过渡,而是转型。

    误区4:循环经济不考虑能源

    跟收入的循环流动一样,基于闭环的循环经济从表面上看是合理的,但在现实世界中是不现实的。

    我们从哪里获得能源来为这个新系统提供动力呢?前面提到的“管道”类比可能会引发对循环经济的批判,批评循环经济是一台永动机,就像经济学教科书上那样依赖于丰富的能源,并异想天开地认为“无限循环”是存在的,认为这个封闭的系统会变魔法一般催生经济增长。那些认为富余能源正日益减少、经济增长也随之不断下降的人士常常提出这样的批评。

   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:趁我们还有能力的时候,我们应将现有的哪些富余能源投入到新的基础设施中,这与迈克尔·布朗嘉特(Michael Braungart)合作的观点相一致。不过,这里的观点是,如果我们能够按照分散的、多层次的循环经济思路来重新设计系统,能源问题就会更容易解决。知识、数字和其他工具以及风能和太阳能等能源的价格正变得越来越低廉,使得我们利用这些机遇成为可能。自下而上地构建一种经济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自上而下地接受这种经济,会给如何生产、分配和使用能源带来不同的问题。冈特·鲍利(Gunter泡利)正是这方面的先行者,他的核心理念是“利用现有的资源来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,实施受自然启发的创新,创造包括就业和社会资本在内的多重效益,少投入多产出。”

    误区4.5:循环经济会立刻实现

    有迹象显示人们对循环经济还存在半个误区,好像循环经济和超市货架上的物品一样可以唾手可得,并且可以随意选择。人们想通过即时满足获得太多。”我想要一种新经济,现在就想要——循环经济不能立刻满足我,这让我很生气。”是的,没错......改变需要时间。循环经济的转型也许更像是进化而非购物?在整个进程中,我们是参与者,而非消费者。

    原载于20171012circulatenews.org

    作者:肯·韦伯斯特(Ken韦伯斯特)

    我们检测到您使用的是旧浏览器。请更新到最新版本谷歌浏览器Mozilla Firefox微软的优势以改善您的用户体验。

    如果您无法升级您的浏览器,请参阅我们的技术常见问题解答页面获取如何改善用户体验的提示。

    Baidu